元宇宙来了,但我不想做VR了

信息来源:财经早餐 发布日期:2022-01-12 主题标签:VR虚拟现实沉浸感

——行研社 | 与行业专家和洞见实时连接

今年元宇宙概念莫名大火起来,忽然想到之前认识的一位做VR的朋友,他也算是多年的一线从业者了。曾经他极度看好VR/AR行业未来的发展,他这么跟我说:所谓风口就是13年的VR,15年的传统AI,17年的区块链,18年的短视频,19年的金融量化,医疗AI,20年的新能源汽车。
然而这次的沟通变成了他的吐槽,行业根本不赚钱,蹭元宇宙的概念也是割韭菜的把戏。一个几十万项目都一堆公司竞争,还是要不断沉淀自己业务、自己的行业解决方案,降低自己成本才能凸显竞争力。

111.jpg

转行后的反思
不管做哪个行业,即使这个行业很好,但是自身有这个那个问题的,照样不能挣钱;也有可能是自身能力弱,但是行业特别特别好,那也能挣钱。
虽然我入VR行业不长,但也有些项目资源。但现在看来对这个行业的运行逻辑还是没看透:
现在来看,无论是硬件还是内容,都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未来如果观看体验、交互体验上有了突破性改善也许在2C市场会有突破。现阶段在商场里许多的客单价几十元的VR体验馆,并不能支撑起盈利模式。消费者开始会为新鲜感买单,开个小的VR体验馆初期还是可以盈利的。但红利期也就是3~4年的事,之后是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
线上VR游戏平台也比较惨淡,如果在STeam上搜索支持VR的内容,就会发现数字已经超过了1000。但只有少部分独立VR游戏取得过百万的营收,目前STeam平台上只有30款VR应用的营收超过25万。
VR设备在消费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从高点迅速跌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意想中的使用体验,并且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112.jpgVR产业内容为王。优质的IP是高攀不上了,拥有自己的IP才是赚钱王道,这个时候你就只剩一条路可以走:自建。
VR盈利确实低于预期,但依然在风口,尤其是政府对虚拟现实等智能设备发展的支持。因此很多VR公司变成了To G的内容制作公司。虽然做的还是VR产业,但实际业务模式要适应G端要求改变,这个也是国内大多数VR团队面临的生存现实;做了2G项目对G端的输血也会越来越依赖。可另一方面,G端项目对内容的审核和要求也比较复杂,更不用提头疼的付款期。
这时你会发现整个VR就是一场自嗨。
元宇宙的沉浸感并不等同XR

2022年扎克伯格绑着XR头盔大谈沉浸式数字虚拟世界的时候,让人觉得VR又在元宇宙里面起死回生了。
其实VR只是元宇宙技术支撑的一种。一般在体验上是基于VR硬件支撑。这种技术应用早就在实践了,只是没人用“元宇宙”概念来宣告。元宇宙不就是虚拟世界么?为啥换了个名字就变得这么火?
一个虚拟世界里用户的「沉浸感」不仅仅是靠技术支撑的,也来自于用户的心理和情感感受。在这个虚拟世界里,用户除了视觉上需要增强现实细节感,也同样需要有价值感,比如个人所有权,比如创造新的金融体系等等。
所以维持一个完全「真实」的「元宇宙」需要近乎无限的计算资源,这看起来是非常不现实的。不能仅靠VR或XR技术实现独立且离散的沉浸式虚拟体验环境,也依赖于生态和数字文化建设。
113.jpgVR三类商业模式能创造元宇宙吗
第一类,VR主题公园

做政府类的项目首先要通过招投标,其次大部分VR公司会通过注册一家装修公司接活儿,是VR行业的普遍现象。VR公司有自己的科技内容制作团队,但在项目里面的角色是建设方。而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主题公园的投入成本,周期都是重运营模式。那么如果加入IP模式合作,又要求VR公司在这方面有强资源。总之,真正能做的公司寥寥无几。
第二类,VR的内容制作团队
国内VR内容生态发展还不太健康,主要因素来源于各大厂商基于自己的硬件方案进行生态建设。作为在这个细分市场上内容制作公司都是小团队,或个人工作室模式。收入流水是跟项目走的,不仅项目来源稳定性差,后续交付结款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三类,硬件制造商
也许,通往元宇宙的入口,首先需要一副眼镜。现阶段VR/AR硬件制造商主要做这两种硬件设备,一种是线下设备制造商,另一种是做头显。
在目前的VR市场中,更多的VR技术是被应用于游戏领域。随着头盔的价格下降,软件应用的增加,以及技术上的大量创新,业内认为未来2-3年VR产业会成长为下一个数十亿美元级别的市场。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软件收入将达到30%,硬件收入占比为70%。
这对硬件制造商来说可能是一个转折的奇点。
END
这就是VR行业的元宇宙。
听完这位从业者的自述,深感其中的不容易,也很想问问其他人的想法见解,探讨VR行业的更多内幕,如果你和我也一样的话,一起加入行研社的“元宇宙概念交流群”社群吧,与行业专家、从业者一起探讨,就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