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很远,NFT很近

信息来源:刘红林律师 发布日期:2022-05-29 主题标签:NFT数字藏品区块链

图源:tintucnft.com

Vol.1

让大家更好地吵架

越上年纪胆越怕,嘴上说着喜欢区块链,但身体却很诚实。最近看到元宇宙这仨字,头皮就发麻,不怕骗子胆子大,是怕骗子有文化。

现实宇宙还没有嚯嚯完,就开始糟蹋元宇宙了。人类有生之年,地球能否存有一方净土?

殊不知,元宇宙可能也是一个围城:围城外的人想进去,围城内的人想出来。

如果有朋友跟我说他想去搞元宇宙,我就问他:是不是又跟女朋友吵架了?

我一直有个观点:区块链在中国离合法合规最近的是NFT,NFT里离合法合规最近的是数字藏品。

这句话正着来理解可以,但反过来理解可不行。

你说数字藏品必须得是NFT,NFT必须得用永不宕机的以太坊。

你要么是区块链原教主义者,要么就是传说中的ETC——自动抬杠。

有句话是说,我们走的太远,反而忘记了为何出发。

作为NFT行业的观察者,我看到过很多隔着时差的幽暗屏幕上,回荡着键盘噼里啪啦的讨论或争议,即使绝大多数时候,大家都没有吵在一个频道上。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吵架,提升吵架的效率。作为从Web1.0到Web3.0的冲浪网友,我斗胆讲些大实话,看能否成为从业人员的几点共识。

助你在创新、创业、隔空吵架的道路上,少绕一些坑,少上一些当。

Vol.2

共识1:我只想听首好歌,不关心是风电还是火电

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会忘记目的,而沉迷于过程和工具。区块链、AI、VR等,都是技术元素,而技术元素只有放在特定的应用场景里才能产生商业价值或者社会价值。

直男公式来表达就是:

技术元素+应用场景=商业价值。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这个公式:

1. 历来都是技术元素服务于商业,而不是商业去适配技术。只有技术含量没有应用场景的叫炫技,只有应用场景没有商业价值的叫伪需求

2.颠覆性技术元素不断增长的应用场景可能会让加号变成乘号,但公式的逻辑不变。

3. 商业价值可以成为技术元素向上提升和应用场景横向扩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一项技术的应用越有价值、越赚钱,就会有更多的资金、人才涌进来,从而加速技术进步和场景应用。

学以致用,我们来看下在区块链行业的应用:

区块链+收藏市场=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并非必须要在区块链上跑,但有了区块链加持会让你的商业故事更具想象力。

好比我想在手机上听首歌,有没有周杰伦最重要,是不是无损很重要,我不太关心驱动耳机工作的到底是来自风电还是火电。

作为专业人士,你说火电暖,水电柔?你用的那是来自海拔8848山坡上的新能源。

哦,那很环保。

适度专业吸引客户,过度专业吸引同行。纯粹的区块链技术很好,但区块链从来都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需要寻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产生特定社会价值或商业价值的技术元素。

再无边无际的链,放在整个地球村,它也不过是个局域网。

不用再纠结于到底是公链还是母链,也不必纠结于是联盟链还是瓦解链,只要有用,它就是好链。

杀君马者道旁儿,不要为了同行的一叫好,你就跑。跑太快,容易扯着蛋。

Vol.3

共识2:我喜欢的是可口可乐

这个世界神奇的一点是:没有哪项发明100%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伟哥最早是用来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

快乐肥宅水最早是用来治疗感冒的

全能如上帝,估计也想不到会捏出尼采这样的人

历史给到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是:从来没有人从历史里面真正吸取经验和教训。

想当年,中本聪大爷敲下的比特币,或许只是为了调侃报纸上那位“救市”的财政大臣,或者是为了致敬哈耶克探索货币的非国家化,但骗子丛生ICO一地鸡毛我想应该绝非他的本意。

巴菲特所说的“比特币是骗子,是庞氏骗局”说的可能真的不是区块链,只是跟牛顿一样感慨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所以,区块链诞生之初可能是为了跟假想的老大哥对着干,但千万不能只停留在要跟老大哥对着干。

聪明人从来不会选择不撞南墙不回头,而是遇到障碍咱就绕着走,人生来自由,我想大家追逐的肯定不是为了撞上那堵墙。

所以,区块链原教主义的青年们,面对现实,忠于理想。目标笃定绕着走,你们要的价值互联网,可不是每个人家里一大堆瞎挖出来没有用的矿。

Vol.4

共识3:想卖得好,试吃少不了

代码的世界只有0或1,但现实世界却有百分比和进度条,不要尝试为未来创新,要为现在进行创新。

任何一项新兴事物要由粉丝市场走向大众市场,必然要面对的是跨越鸿沟。

在小圈圈内有赢得小圈圈人认可的产品和方法,但要入世赢得普罗大众的选择,那你就得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君子如射,射不中,不怪靶。所以不要觉得用户搞不懂区块链,不懂NFT,他就很落后,他就很low。

帮你做手术的医生会怪你看不懂X光片吗?

超市里面卖小吃的阿姨或者小姐姐们最懂卖货的技巧:要想卖得好,试吃少不了。

数字藏品,可能就是区块链破圈的“试吃装”。一次不来怪你,下次不来也怪你。

Vol.5

结 语

区块链是我家,发展靠大家。

以上,便是作为行业吵架观察者·Web3.0冲浪选手·DAO社区搬砖工提议的3点共识。

希望大家多点赞、多转发、多收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区块链或许能早点变成美好的人间。

借用中欧商学院的龚焱教授常分享的一句话,用作本文的结尾再合适不过:

当你乘坐的是奔向星辰大海的火箭,千万不要在意自己坐的是不是头等舱。

Vol.6

关于作者

           

刘红林律师

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创始人

10年法律、互联网从业经验

主导发布《法律行业区块链2020年度报告》

参与编写书籍《区块链思维与数字化激励》

在数字资产合规及争议解决方面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