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主题基金能否躺赢?

信息来源:财经早餐 发布日期:2021-12-14 主题标签:虚拟投资ETF主题基金

元宇宙,不精准地说就是一个平行且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是映射现实生活中所有多姿多彩情景的在线世界。

首先得承认2021堪称元宇宙爆发年。写这篇文章不是要质疑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前景。

元宇宙主题概念也才初步建立中,这篇文章也不是要尝试预测元宇宙主题基金的投资价值。

本文的初衷在于我非常看好元宇宙及相关技术未来的发展,但心中也很疑虑这个笼统的所谓元宇宙概念是否被灌入了太多的泡沫。

因为元宇宙概念本身缺乏更为科学的范式解释以及理论基础,边界太过于模糊与宽泛,导致被很多人利用当成了炒作题材,其后果不免会让许多投资者产生实质损失。

本文将从当前元宇宙主题基金的表现出发,解释元宇宙的发展现状、崛起势头,以及所蕴含的风险,期待帮助读者厘清元宇宙主题基金的收益预期。

元宇宙主题基金的表现

首先,介绍几个元宇宙主题指数和ETF的情况。

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发布了数个元宇宙主题ETF,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要数Roundhill Ball 成立的Metaverse ETF 这只基金。

如下图来自MarketWatch的图表所示,蓝色的线代表其日收盘单位净值,看得出,这只基金2021年6月30日成立以来,基本稳定在14美元到15美元之间,直到10月底开始高升,一度在11月中旬到达16.9美元高位,此后虽有调整,但依然保持稳定。那条黑色曲线代表其平均价格走势,是稳定向上的。

我们来对比一下同一时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情况。如下图所示,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也是在11月初到11月中旬走出好成绩,随后缓步调整回落。

这只ETF所重仓的股票其实都是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权重股。其前5大仓位包括了英伟达(9%)、微软(7.4%)、Roblox(7.11%)、Meta(6.02%)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高科技企业。

再把视线拉回国内元宇宙主题基金表现,目前我们还无法找到专攻“元宇宙”主题的基金,但从元宇宙基本概念和Metaverse ETF这只基金灵感入手,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查看元宇宙主题基金的表现。

它们分别是:智能穿戴主题基金;网络游戏主题基金;万得元宇宙主题指数(8841453.WI)。

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到,万得元宇宙指数从10月28日的低位2090一路飞涨到12月10日收盘的2695.2高位,幅度达到近42%。截止12月10日,近一年增长约29%,与军工主题基金近一年的表现几乎一样。

下图所示是来自天天基金网的网络游戏以及智能穿戴主题基金的表现(截止12月10日),近一年来的表现分别是增长15.59%以及13.10%,在所有主题基金中排名靠后,并没有如万得元宇宙指数那样的优秀成绩。

从以上这些国内的数据图表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点:

第一、如果有基于万得元宇宙指数的主题ETF的话,则其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表现会很不错,和军工主题基金类似。

第二、目前重仓智能穿戴和网络游戏的主题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

但以上的展现有点浮于表面,要深入探索元宇宙主题基金能否让投资者躺赢,我们还需要更细致地去了解元宇宙的现状、崛起趋势,以及所面临的风险。

元宇宙现状

我时常畅想,按照元宇宙的发展速度,总有一天,我们会住在一个虚拟家庭中,墙上挂着漂亮的数字大衣,房屋外面是一个虚拟世界,其中充满了赛博朋克式的都市景色、奇形怪异的各色玩家形象,以及不同次元与时代的各种虚拟物品。

与传统网络游戏不同的是,在这个元宇宙世界里,我们都会身临其境,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虚拟形象,也可以是“真人出镜”,亲身生活在这数字世界中。

其实这样的生活场景并不离我们很远,无论是依靠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技术(MR),还是简单地在各种屏幕中互动,目前我们的数字生活已经和实体生活实现了较大的重叠。尤其是在社交、购物和娱乐游戏方面尤为显著。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游戏公司Epic Games联合歌手Travis Scott举办了一场“元宇宙演唱会”,在其非常热门的网游《堡垒之夜》中,超过1000万玩家利用游戏身份集合在一起参加这场堡垒之夜虚拟音乐会,玩家以游戏中的各色虚拟身份在其中社交和玩乐,一起合作建造建筑。

要知道这款游戏本来玩法是像中国热门网游《吃鸡》那样的模式进行分组对战、互相射击、互相摧毁建筑的。这次音乐会完全突破了游戏的本来设定,让人联想到元宇宙的自由自在。

我们再发挥一下想象,如果某一天当我们玩《王者荣耀》时候,玩家们不对打了,而是两个队聚集在地图中间,我方亚瑟和敌方项羽在聊天、后裔和妲己在跳舞、一群角色在开派对,这种在虚拟游戏中的自由举动似乎就是元宇宙的雏形。

Roblox 是一家提供玩家开发3D、VR等游戏数字内容平台的游戏公司,能让玩家在虚拟世界中互动、娱乐。成为了元宇宙概念股的标志股。

Roblox 公司最近指出了面向“元宇宙”的八个关键特征,分别是:Immersive、Identity、Friends、Low Friction、Variety、Anywhere、Economy、Civility。

从这八个特征可看出元宇宙绝不仅仅是相对硬件或者软件的一种革新,而是一个根植于社交方式革命所引发的对于生活方式的总体变革。

从技术上讲,元宇宙涉及手机终端、智能穿戴、VR设备、脑机接口、5G、物联网、超级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以及人工智能算法、新一代云计算、超级数据库、数字孪生等软件设施。

对于元宇宙,目前社会各界还在广泛地讨论中。其中很多人都保持谨慎的乐观或者怀疑态度。也有比较鲜明的乐天派和悲观派。

对于科技乐观主义者来说,就像本文之前所提及这些畅想,或许人类发展的终极目的地就是元宇宙。

但是对于悲观主义者来说,元宇宙不但不值得人类憧憬,还预示着人类外向型科技发展的终点,是文明固步自封和退化的黑洞。刘慈欣就认为元宇宙可能使人类文明内卷。

埃隆马斯克也表达过对元宇宙的质疑立场,他曾经在社交媒体上嘲讽过Facebook 针对元宇宙改名。

元宇宙在哲学意义上的混沌也是一大问题。国外创业网红Shaan Puri 认为,元宇宙可能是由时间定义的,也就是如果哪一天我们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中度过,那么元宇宙时代就来临了。

如果按照他的观点,则生命在的哲学中的存在观或许就要被彻底改变。在元宇宙时代,我们的生命或许可以在一个元宇宙中得到永恒的存在而不再仅仅限于客观物理世界的“活着”,那么,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以及自我认识的混乱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呢?

答案犹未可知。

元宇宙正在崛起

但挑战重重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上市首日就大涨54%,股价从11月8日的77美元上涨到12月10日收盘115.89美元,一个月涨幅接近50%。

国内元宇宙指标股中青宝也从10月底的17元左右上涨到12月10日收盘时的约为38元。

12月初,国际资本巨头软银公司宣布将向一家韩国元宇宙平台投资1.5亿美元。

马克-扎克伯格更大手笔 “all in” 元宇宙,将脸书公司更名为Meta,一如他多年前就开始布局VR穿戴设备领域,包括收购了Oculus

转型元宇宙后,Meta 公司宣称其可以在目前已占流量优势的社交平台基础上植入虚拟现实设备以及其他元宇宙元素,为其后续转型发展带来先发优势。

此外,微软和英伟达也在积极探索元宇宙的未来领域和变现模式。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展示了自己的在虚拟世界中的人工智能形象,并且宣布了Omniverse,一个为工程提供虚拟平台进行仓储、车间、生物系统、机器人、自动机械,以及数字孪生服务的专业平台。

在其应用上,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宝马和沃尔沃汽车利用 Omniverse 构建了自己工厂的数字孪生系统来提升效率。

微软公司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其备受科研机构喜爱的MR技术穿戴设备Hololens。

顶尖的科研机构比如医学院已经将这项还原现实的虚拟设备应用于教学和科研中,例如,它可以将人体解刨器官和各个组织细节等三维模型,真实地展现在医生眼前。

除了行业巨头以外,各类小资本和参差不齐的公司也在围绕元宇宙概念找噱头、赚风口钱。

短短几个月间冒出来无数自称做元宇宙的公司,涉及的行业包含游戏、互联网、影视、直播、培训、投资等等。

但这些所谓的元宇宙公司绝大多数最多只能被称作“元宇宙概念”机构。非但没有核心的新技术作为支撑,也没有创新十足的新蓝海策略作为铺垫,而是蹭风口、赚快钱。

元宇宙长远发展所面临的风险还不止于这些“概念玩家”的“蹭风口”问题。

首先,目前硬件科技还无法跟上元宇宙的畅想。

VR、AR、MR等虚拟/现实穿戴设备在可见的几年内还远无法代替目前人们常规使用的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设备。

举例来说,我有幸曾经在美国体验过微软Hololens的科研课程,除了其令人惊艳的视觉体验以外,我发现这套设备对教室的装修有很高要求,且每一套设备的价格在3000到5000美金不等,这些综合成本使其短时间内非常难被大众接受。

如果这些元宇宙硬件设备所带来的的体验和成本无法在中短期内做得更好,则其成功就无从谈起。

其次,对于互联网的下一站是元宇宙这个观点,还面临许多不确定性。

比如,扎克伯格看起来非常有信心能将其原有的互联网社交平台用户转移到其新开发的元宇宙体系,从而设计出一个“元宇宙消费市场”。

这乍听起来非常合理,但我们也想象一些可能的难题,其实每个世代都有每个世代的特点,虽然目前的年轻人确实喜欢使用ins、抖音等社交媒体来满足其社交需要,可未必下一代年轻人还会钟情于这些社交媒体,则扎克伯格预想从原有社交平台引导用户进入元宇宙新平台就将面临无流可引的困境。

除此之外,元宇宙将会带来更多现实生活中的技术风险。

技术安全性问题尤为显著,举例来说,当我们利用虚拟身份进入由Meta开发的Horizon Workrooms(虚拟现实办公室)时候,谁能知道这些虚拟身份背后的实际操控者是否会是假冒的?

在一个元宇宙虚拟世界中,我们拥有各类数字资产和虚拟身份,怎么来保护这些财产不受到侵犯呢?

最后是道德和监管问题。

元宇宙还只是一个概念,其中的道德、法律和监管问题更是一个没有任何控制的“无人区”。

前段时间,Facebook就面临了的泄露用户隐私以及故意利用算法传播虚假新闻从而盈利的指控,其中很多细节令人震惊。

可以注意到这个案件中不单涉及Facebook公司个体的许多政策法规和道德问题,还能联系到美国当局的一些系统性监管缺失。

如果这些系统性问题延续到虚拟程度更深、人们参与度更高的元宇宙领域,则所牵涉的风险将更为深刻。

写在最后

回到元宇宙主题基金能否躺赢这个问题。

上文铺垫了许多元宇宙代表性公司的发展趋势、各方的观点,以及风险的分析等。

其中对于元宇宙现状和崛起的描述似乎能印证元宇宙主题基金的长远红利。

但对元宇宙存在问题以及风险的分析又会让许多想重仓元宇宙基金的朋友们望而却步。

我的答案是,元宇宙科技的发展一定是充满了希望的,但元宇宙主题基金绝不可能躺赢,太多的不稳定因素和风险需要被考量,投资者需要参考各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和专业背景,基于数据去做科学的投资判断。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